第一百四十九章 只有相随无别离 (第2/2页)
略略审问了吏员之后,刘淮才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仆散达摩已经率领金军败退了,不由得心中一定。
虽然在一路上已经斩俘了大约九百女真骑兵,但还是有一千多骑兵逃出了生天。要万一是有女真人真的手段了得,懂得壮士断腕的道理,将一千多变成哀兵的骑兵带出来该如何是好?
若是错误的估算战力,将这一千骑兵排除在外。等到决战之时,这千把骑兵咬牙切齿的杀出来,事情就大条了。
但现在看来,女真人已经慌乱到溃败的程度了,以至于都没有人将消息告知费县,让他们做好准备。
“金贼势穷了。”刘淮将长刀挂在得胜钩上,在马上一拱手:“辛五郎,耶律二郎,费县已下,我要去我的战场了,咱们就此别过。”
辛弃疾与耶律兴哥连忙还礼,却见刘淮引着管崇彦、庞如归、罗怀言三人,各自带着一匹备马,向东疾驰而去。
两人望着刘淮的背影,皆是怅然若失。
但刚刚攻城略地,两人的事情实在是繁忙,整顿完军纪,清点府库,安抚百姓后,已经到了十六日中午。
又是休息一番之后,耶律兴哥来到了辛弃疾面前,说要告假。
“什么?你要抛下你的契丹骑兵去哪?”
辛弃疾被惊得目瞪口呆。
“不是抛下俺的部族,而是想要去见识一下刘大郎真正的能耐。”耶律兴哥扶着腰带说道:“他总是在说他那一套是对的,俺这些天一路跟着看来,他确实是对的,但刘大郎究竟对到什么程度,还是要在战场上看一看。”
辛弃疾放下手中毛笔,偏头想了想:“你不能去,我刚刚任命辛经纬为辛字军副头领,他可以规制好辛字军,却无法压制即将到来的天平军大部。
如果要安民,费县可以算作根基之一了,万万不可糟蹋。所以需要你亲自率契丹骑兵,以作协助。”
耶律兴哥点头之后却立马觉得不太对:“不对啊,这些事儿你一个人不就都干了吗?那些腌臜哪敢在你面前搞三搞四?哦,你要去哪?”
辛弃疾从容说道:“我自然是要去看看刘大郎的真正能耐。”
耶律兴哥张了张嘴巴,觉得辛弃疾这厮真的是道德沦丧,不当人子。
我不动你不动,我一动你乱动是吧?
“耶律二郎莫要作态,你就算看明白刘大郎的本事,你有办法改变天平军吗?或者说有这地位与能力吗?耿大头领会信你吗?”辛弃疾披上铁裲裆,又为自己环绕臂铠:“这种事只有我才行,所以这次我去。”
耶律兴哥仔细思考,沮丧的发现辛弃疾说得真特么对。
“也罢,俺替你镇场子。不过俺虽然不去了,但还是得让副将李乙真金去一趟。”
“行,我交待下军务,两刻钟后出发。”
辛弃疾竟有些迫不及待之态。
其实辛弃疾不让耶律兴哥去还有一个原因。
他担心这厮见识完刘淮的本事后就直接改换门庭,带着契丹人一起投靠忠义大军去了。
别说不可能,耶律兴哥可是在那艰难一夜后,第一个去与刘淮套近乎的将领,速度比他辛弃疾还要快。
更别说胡人还有刻在骨子里的强者为尊的思想,耶律兴哥只是跟耿京搭伙过日子,又不是誓死效忠,为啥不能跳槽。
但如果耶律兴哥真的这么干了,那肯定会影响天平军与忠义军的关系,两边起摩擦甚至反目成仇都有可能。
所以,辛弃疾要提前做好防范。
如果耶律兴哥知晓辛弃疾所想,一定会极度无语。
那忠义大军明显就是个有规矩的,此时投靠过去,哪能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大丈夫投效,可是要托生死,定始终的。
哪有那么简单就能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