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只有相随无别离 (第1/2页)
八月十五日清晨,后方传来了一个消息。
耿京终于回到了军中。
据军使所说,耿京断后落水之后,一直顺流而下,躲在了安子河西岸的蒙山中,因为黑灯瞎火而迷失了方向,在蒙山中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但因为有许多溃兵也往蒙山中跑,所以这几日耿京也没有闲着,一边收拢溃兵,一边寻找道路,在昨夜成功走出了蒙山,回到了安子河畔。
耿京原本还以为天平军已经兵败如山倒,被打得稀碎,他都做好了重头再来的准备了,却惊喜的发现,天平军的大旗依旧在安子河两岸高高飘扬。
耿京惊喜交加,被簇拥着回到军营中,见到天王军虽然被重创,但如林军保存的相对完整时更加高兴。
再之后叶师禅感于耿京亲身断后的恩义,见面之后直接大礼相拜,彻底放下独立的身份,率领不到一千的残兵败将正式成为耿京的下属。
至于其他军头在损失严重之下,也不敢再违抗耿京,甚至连腹诽耿京以邻为壑都做不到。
因为耿京的天王军也是损失惨重,甚至耿京本人都九死一生。
耿京也万万没想到,他遭遇惨败之后,威望竟然还上升了一些,不由得大喜过望。
但大败之下,哪里能所有事都一番平顺呢?
千头万绪之下,耿京又是熬了一夜才继续与诸将定下前进的章程。他正要好好歇息之时,张安国又摸过来进谗言了。
张七郎一般不留隔夜仇,但挨辛弃疾那一巴掌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此时这厮脸上还没有消肿呢!
耿京听完张安国对辛弃疾甚至刘淮的诛心之言后,愈加烦躁,深深觉得张安国这厮心眼越来越小了,他要是统军的能力有没事找事的能力如此强大就好了,呵斥两句后,耿京干脆用吃饭的木碗把张安国砸了出去。
但张安国狼狈出帐时候最后一句话还是深深刺进了耿京的心里。
“大哥,夺大权这种事,从来不是要看想不想,而是能不能。无论是谁有这个能力,就会有无数人在旁边撺掇,借此水涨船高。大哥要三思啊,须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他娘的啖狗屎的腌臜货。”耿京一边嘟嘟囔囔骂着张安国,一边带着一丝危机感进入了梦乡。
但八月十五日中午时,辛弃疾所部将缴获的战马、盔甲、旗帜全都送回到中军时,还是瞬间打消耿京所有的猜忌。
因为算了算时间,辛弃疾将这些东西送回来时,耿京已经回军的消息还没传过去。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耿京既是没有在军中,辛弃疾依旧在尊重中军权威。
而这些缴获,尤其是旗帜的送达,更是让天平军全军振奋鼓荡起来,诸将一扫之前对金军的畏惧,纷纷进言去追击金军。
耿京当然知晓他们的小心思。
想喝费县的头汤嘛!
但之前刘淮的言语也传到了耿京的耳朵里,再结合初次见面时的所言,以及这次大败所造成的触动,终于让耿京下令决心去建立制度了。
所以耿京当即表示,谁想去费县都可以,到时候一律归辛弃疾节制,不用想,辛五郎一定会严肃军纪,做了不该做的,拿了不该拿的,死了别怨我耿京。
而耿京作为大头领要在安子河畔继续收拢军队,直到军粮吃完为止,明显是要借机兼并兵马。
好嘛,两头堵。
先不说天平军诸将皆是心思百转。
在八月十五日中午时,千余天平军士卒,终于走出了蒙山山口,抵达了费县。
轻松渡过浚河后,再次穿过一片丘陵地带,费县县城近在眼前。
而到了此时,辛字军才惊奇的发现,费县竟然毫无防备,城门都没有关。
辛弃疾率军轻易冲进了城,将费县知县堵在了县衙,轻易斩了这女真人的首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