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谁赢帮谁 (第2/2页)
但孙珍现在死了,死的时候联军除了沈、裴两人,没一个出兵的。
沈穆之心算是彻底凉了,因此桓绎三番五次来连人都没见到。
究其根源,桓绎也明白,他爹虽然不在新林,诸军在蒋山,但同样是按兵不动那一挂。
没办法他当时也劝不动他爹。人家打仗的时候他爹看着,现在他爹打仗他来求援人家不给他好脸。
就俩字,因果。
桓绎也不在多说,冲着沈重一稽,然后翻身上马带着亲卫离去了。
沈重也叹了一口气,望着这个桓氏宗室之中难得的壮勇,他即便是有心相助,也劝不动兄长沈穆之。
桓绎绝尘而去,沈重这边回了营帐之内,原本坐在主位上听歌赏舞,旁边还有美人伺候着沈穆之见到这情形直接把人都遣散了。
“桓二郎可说什么了?”
“并未多言,只是叹息一声就走了。”
沈穆之闻言冷笑一声,然后视线慢慢落在了桌案摆着的一个信封上。
上面一行字是“穆之吾弟亲启李如愿手书”
这封信的内容兄弟几个全都看过了不止一遍,不说倒背如流,反正写的是什么早就一清二楚了。
信上李如愿先是赞叹沈穆之兄弟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又感叹世事无常,落得现在刀兵相见的结果实在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孙珍之死两军交战,也没办法,但愿意送回孙珍父子的棺椁。
此外,信上并没有非常离谱的封官许愿,只是提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便这仗赢了,你沈穆之取得大功,桓家人会不会猜忌你?
就算你姐姐是三夫人之一的沈淑妃,皇帝信任你,太子呢?
太子跟皇帝不一样,更亲近江北士族,其所倚重的将领都是江北人。并且你的外甥也是皇子...
挑拨离间完了,最后李如愿才提到如果这仗李氏赢下来,希望跟你沈将军一起建立不世之功业,会师北伐,收复两京。
到时候你沈将军率军从宛城出兵,我李某人提兵从寿春出发,咱们先克洛阳,在取长安,最后收复两河,光复天下,驱逐胡虏。
这封信并没有提什么给你加官进爵,就是单纯的对未来的展望,却是让沈穆之对此感到犹豫,彷徨。
这要是直接就封官许愿,沈穆之反而是不感兴趣,甚至看都懒得看。
但他听到四弟沈缪之都读完了信之后就直接拿过来看了。
他现在满脑子就一个想法,李如愿懂我。
这天下只有他懂我!
在想想李如愿本人,也是屡次上书请求北伐的。奈何就是朝堂里面的牵扯太大了,所以这才是李如愿起兵清君侧的最大愿景吗?
李如愿要知道沈穆之有这样的心里活动都得拍案叫绝,这洗白力度赶上大儒辩经了。
而在沈穆之的一番自我攻略之后,也作出了一个目前来说很符合他利益的决定。
谁赢,帮谁。
沈穆之这个职场精英,愣是被逼成了摸鱼的躺平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