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自我中文 > 上命昭唐 > 阶段汇报附方镇年表

阶段汇报附方镇年表

  阶段汇报附方镇年表 (第1/2页)
  
  我不说教。不喜欢,也没必要。之前开的单章,有读者说——看这书的都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不用解释,多码字。Ok,我找编辑全删了。但是看完这段时间的评论,我又有话想说,请示编辑和其他大佬,也说到了三四十万字尽量做个阶段汇报,和书友聊聊想法。
  
  首先聊第一个问题吧,宦官、外戚、文官、世家、宗室、军人政治问题。
  
  有些读者喜欢给某一势力贴上标签“文官不可信”、“世家都该死”、“武夫应该被彻底消灭”、“外戚能用?”、“宗室不防着?”、“宦官不可失”、“这不是又培养了一个女官集团?”对于专制帝王而言,没有“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的说法。都可以用,也都可以不用。核心在于,要用的人能不能驾驭,能不能服务于帝王。
  
  如唐代的宦官,“都督中外诸军事”、在内,掌禁军。在外,京西北藩镇的节度使、将校多出自门下。同时还有大量监军在镇内勾连幕府。经济上,宣徽使、内庄宅使、左藏库使、齐天库使等北司要员专门捞钱,财政基本独立。甚至连武器装备,宦官也形成了自我供应链。同时,中官各大家族世袭罔替,西门、杨、仇、张、鱼等各大家族传承了一百多年,盘踞在朝廷之内。这就是一个个中官世家。手握政治、经济、军事的同盟体,完全盗取了国家权力。
  
  这样的毒瘤组织,难道不应该被彻底铲除?
  
  很多人张口就大谈宦官政治的好处,言不可不用,我是真不能理解。是,有张承业、高力士、王承恩这样的忠臣,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些什么家伙?其道德操守、政治低能、伦理水平,远远低于正常人。其危害性,历朝历代都在不断总结,除了汉、唐、明三朝因种种原因被迫启用,哪个皇帝肯让他们参与政治。本书,宦官在接下来的二十年肯定是参与不了政治的。等到新一批来自民间的小宦官培养起来了,才可以择其善者而用之。
  
  至于外戚、宗室,在无法相信武夫操守的时候,只能试图玩弄血缘政治,虽然这依然无法保证会不会有人造反,但是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再去收买人心,总比直接去收买一个毫无瓜葛的人要强。别觉得搞笑。晚唐五代这会,全在这么玩。李克用的几个闺女,联姻义武军、河中镇,朱邪家族的姑娘基本上全是外嫁军头,巩固同盟关系。朱温的几个女儿,分别联姻忠武军、魏博、成德。大家都更倾向相信亲戚,任人唯亲。
  
  再就是文官,唐朝的文官,工具人、牛马的属性非常强。军国大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主副官,御史台四品已上,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北司要职,提前就和皇帝在某个私密场所讨论决定好了。朝会只是走走流程,问问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有也没用——意见保留。中下层文官不但做不到参政议政,而且一句话说的不对,一件事没干好,就被宰相撸了。宰相稍微做的不好,就被皇帝或者宦官罢黜。这文官,有何势力可言。可信不可信还重要吗?
  
  最后就是反馈多的女官,说实话,我自己反复推演,在宦官被清除的这个时间段,主角只能用她们。哪怕不可信,危险性也比其他物种低得多。
  
  至于更多的,大家觉得不完善的地方——主角穿越不到一年,做不到尽善尽美,没有任何人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国家梳理得美美滋滋。能坚持看到现在的,应该知道本书是慢热型吧?对于主角的成长、政治的变迁、时局的推演,这是一个长期工作,我会尽量往合理的方向去写。
  
  第二个问题,主角。
  
  有不少人说主角太怂太孱弱。我说句难听的,现在许多人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都不敢吭声,看到老头都不敢扶,害怕惹祸上身。主角面对血溅当场的画面,能不怂?他又不是白宝山、刘华强穿越过去的。
  
  还有人说,主角天天被家奴吆喝羞辱,没意思,为何不早些穿越?那有没有可能中唐以后就这吊样?比起被乱棒打死在更衣室,被塞金丹毒死,被几个人用枕头捂死,被幽禁折磨致死,被田令孜左右抽耳光。主角被西门吆喝,完全就是小儿科呢?要想不受气,那就别写中晚唐。写中晚唐的皇帝,没这剧情,那就不是中晚唐。看中晚唐的皇帝文,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我理解大家绝大部分人都很忙,没那么时间研究历史,不太熟悉这段历史。那么想了解这段历史,就要报着看乐子的心态。如果觉得生活压抑,想看点轻松的,那就尽量避开比较沉重的历史段。
  
  还有的说,“我看五代十国,就想看武夫起势,天街踏尽公卿骨”。不做评价。晚唐五代有这种想法的人,等到被武夫拉去填几次壕,一家人全被制成肉脯,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还有的说,主角当了快一年皇帝,啥事没干。主角穿越以来,真的已经做的不少事了。尽除宦官,收回大权。初步建立并掌控部分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废除恶政。宰相中,崔昭纬被拿下。消灭岐、华两藩镇,包围同州,打残邠宁军,保卫了政权安全。武夫方面,王从训等将领失去统兵权。平时统兵、练兵、战时统兵,各种权力完全分隔。
  
  王从训掌步兵教练使司。
  
  太原外戚扎猪,掌步兵都虞侯司,整肃步军一司军纪,同时作为制衡王从训等将领的一群人。
  
  夏州新兴将领张季德掌马军教练使司。
  
  党项新兴将领没藏乞祺掌马军都虞侯司,同样以外族的身份整肃军纪,制衡皇帝的元从武夫,以及收拢的中官余部。
  
  其他武夫,日常全都成了正将司打卡上下班的闲人。
  
  基层军士非战时不补充兵甲,不配发粮草。骑兵部队,实行骑士、战马分管制度,战马平时养在沙苑监、飞龙院。
  
  小舅子何楚玉为朱雀春明两街使、皇城使,作为京师治安官。
  
  这还不够,难道要一口气将内外现存的不合适的地方全处理得干干净净?凭什么,凭主角接手的烂摊子烂到极致?凭主角穿越一年不到?以上这些内容,我只是不喜欢在书里大书特书,但是都写了。读者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回头在评论区恼怒:“主角无能,恶心人。”
  
  这我能说什么?
  
  至于其他政策,开各种制举,选拔文、武、农各种人才。平虎患,停青苗钱,尽量控制用兵规模,减轻农民负担。授田,贷记种子、农具、口粮、牲畜,安顿流氓,减轻农民负担,屯田积粮。收隐户,整治豪强。......调和藩镇矛盾,援助李克用,联合河中等藩镇,打造抗汴统一战线……还是那句话,我只是不喜欢在书中大书特书。
  
  至于许多朋友的献策,一天一百个政策,我都能让主角想出来。但谁来执行,有没有执行的空间。执行的篇幅我要不要写,写多少,会不会影响主次。其次,现在主角的任务也不是搞各种政策。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别看主角现在搞得有声有色,只需一次藩镇入长安,就能让他爬不起来。
  
  最后,你们骂书,骂主角,我都无所谓。不要对着我来,你对着我狂吠,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骂回去。素不相识,你我非亲非故又毫无关系,我为什么要让着你呢。
  
  第三个问题,军队战斗力。
  
  许多读者喜欢给某一支军队贴上标签——能打、不能打,拿抽象笼统概念去套一个个具体的人,这是多么糊涂。无论是古代现代,国内国外,军队的战斗力都是起伏不定的。
  
  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因素很多——后勤得力否、衣食充足否、训练充足否、纪律严明否、赏赐充足否、装备精良否、作战环境怎么样、主帅水平怎么样、临战的指挥布置是否对部下军队扬长避短、军士思想怎么样,等等。这是宏观层面。
  
  微观层管,士兵的武艺怎么样?不听话的刺头多不多?与将帅军官有没有仇?阵列怎么样,刀、槊、弓配备合理否,发的甲胄穿没穿,害不害怕敌军?天气热不热,中暑的多不多。天气冷不冷,被冻坏的多不多。军中是否有喜欢嫖妓被染上性病,掏空身体的士兵?占比几何?
  
  等等,因素非常多,都会无形影响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当然,对于李克用、李罕之、孙儒、秦彦、毕师铎、秦宗权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军队不能用这些常理衡量。谁也无法预测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包括他们这些当事人,大概也不清楚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也许昨天还以一敌十,锐不可当,明天就被一群拿锄头的农夫打败了。
  
  战争很复杂,没有战斗力强就一定能赢的说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没有赏赐丰厚、训练充足、装备精良、经验充足云云,军队就一定能打的说法。按这个理论,神策军最能打。河北藩镇的军队最能打,将门林立,基层武夫世代从军,从小就在锻炼杀人技艺。但是和朱温作战,被一群脱胎于农民的汴军暴打。和李克用作战,被一群穷鬼杂胡骑脸输出。但他们也不是一直输,成德藩镇就有好几次痛扁李克用,杀得沙陀人丢盔卸甲。
  
  总之,赏赐丰厚、训练充足、装备精良、经验充足这些是军队具有战斗力的充分条件,而非决定因素。人就是人,社会性的生物,无法像机器那样恒定输出。世界上没有常胜军,没有无敌之师,也没有常败军。
  
  第四个问题,主角的财政。
  
  目前,主角的收入由四个部分组成=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三直属府的地税、户税、盐铁酒专卖、青苗钱+藩镇上供+国外入贡+突然收入。
  
  三辅之地,仅仅京兆尹下辖,就有20多个县。左冯翎、右扶风加起来,也是20多个。主角直接统治的,就是40多个县。按照一州五县的最低标准来计算,足足八个州。放眼天下,也是仅次于河东、宣武、淄青、幽州的大镇。
  
  而且关内还是人口稠密之地——这里很多人有误解,认为黄巢之乱后,关中人死得差不多了。是死了很多,但没全死。山里藏了很多人,黄巢之乱平息后,长安人口也在逐渐恢复。但历史上这个时期三辅到底有多少人口,作者没考证到。大概也是战乱原因,当时的政权无法统计人口。但是可以通过几件事来推测——昭宗播越石门逃难的时候,跟着他逃走的仕民,史料记载是数十万。注意,这是昭宗逃走的当天,就有数十万人跟着他跑路。所以三辅有多少人口,大家可以估一下,有理有据的估。
  
  这部分人口的地税、户税、盐铁酒专卖、租庸钱、青苗钱加起来,得是多少?
  
  第二部分是藩镇进贡。是,稍微有实力的都拿朝廷当个屁,但滑稽的是,这会绝大部分藩镇都愿意上贡,无非道路通不通,上供多少的问题。这个我在书里提到过,不再解释。
  
  然后是国外入贡,回鹘人在上贡,这是史料可查的,昭宗被劫持到凤翔的时候,回鹘人还派人送了财货。
  
  突然收入,就是指某个藩镇突然有所求,给朝廷送一批钱,希望朝廷帮忙解决困难。额,通俗点说,就是卖诏书。唐朝的诏书,说没卵用,确实没卵用,但你要想长久混,最好还是有一个。没有“皇军的官方认证”,豪强地主不搭理你,你几把谁啊,也敢来统治我们?武夫也觊觎你的位置——朝廷都不认可你,那我杀了你,我来。邻镇节度使瞧见你这草头王,对你没信心,也不想跟你玩。有些时候则是应藩镇所求,下场调停矛盾,当然,朝廷也不是白干活的,你得拿钱。为此,晚唐还滋生了很多处理这种事务的使差——和协通谕使、劝和使……
  
  嗯,就是这么直白。
  
  总之,这几部分收入加起来,主角的日子能过,而且还不算困难。真正用钱的大头在于跨境远征,十几万军队横跨数百里乃至千里作战,这个费用就极其夸张了,但主角现在不用担心。另外的大头就是安置流民。书里说过了,流民安顿下来,你不可能撒手不管。不然他们绝大部分人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朝廷要借粮食、借钱、借工具、借农具,各种物资支出,比养兵还费钱。至于官员俸禄,皇室消费,这都是小意思。笔者考证了一下,书中这会,唐宗室还剩下十来家……唐朝不圈养宗室,宗室子弟大部分也都有工作。主角一家的话,老婆孩子就那十几个,大头支出是掖庭局的女御、内侍省的寺人,各类服务、工作人员,加起来两三千吧。其他的,没了。要是明末那种,宫廷各类人员超过万人,那确实难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