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君臣喜欲狂 (第2/2页)
火器果然起了大作用!
臣子们来了,不请自来。
这大概他们最为放肆的一次……守门的侍卫让他们等待禀告,可耐不住性子的文官们蜂拥而上,把他们推开后,小跑着冲进西苑。
此刻他们就站在殿外,喘息着,死死地盯着黄锦和他手中的露布。
黄锦声音激昂,“……敌军悍然反扑,全军突击,我军将士不甘示弱,两军厮杀良久,敌军疲惫时,乱岭关守军在裕王率领下来援,敌军士气大跌……”
什么?
裕王来援!
裕王在乱岭关大战中身先士卒,消息传到京师,让许多人不敢置信。
此刻他竟然又在大战关键时刻率军来援……这!
这是大功啊!
嘉靖帝却清楚自家儿子的秉性,都特么需要孙重楼教授弓马的人,能在战阵上有什么作为?不过是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罢了。
就像是后世的吉祥物。
而率军来援,这定然是那瓜娃子的谋划。
不过,那瓜娃子却把功劳让给了老三,这是……
帝王习惯性的分析了一番蒋庆之的用意,觉得是在为老三造势。
“……敌军遭此打击,左路大乱,就在此时,伏兵突袭敌军大营。大营起火,敌军大乱。”
伏兵!
吕嵩想到了蒋庆之过往用兵的例子,脱口而出,“这用兵堪称是神出鬼没啊!”
哪怕是蒋庆之的铁杆敌人,此刻都不得不赞同这句话。
从大战开始,看似明军被动,可一步步的走下去,却发现整场大战仿佛都在蒋庆之的掌控之中。
不知不觉中,主动权易手。
不知不觉中,此消彼长!
不知不觉中,反击的机会来临……
“……我军发动总攻,敌军阻拦片刻,随即崩溃。”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殿内殿外一片呼气的声音。
嘉靖帝也是如此。
他从未这般紧张过,以至于掌心都有了汗水。
“我军紧追不舍,俺答率残部狼狈远遁。此战……”黄锦抬头,目光炯炯,“斩杀敌军两万余,俘获三万余,缴获辎重无数,大旗无数……”
捷报念完了。
嘉靖帝默然着。
群臣在殿外也在沉默着。
不知过了多久,嘉靖帝开口。
“大捷了?”
是的,直至此刻,君臣都觉得这是一场梦。
一场令他们不愿醒来的梦。
俺答那个巨大的威胁,他竟然败了?
大明北方,威胁解除了?
多少年悬挂在君臣头顶上的那柄利剑,它竟然断了!
“陛下,大捷了!”吕嵩哆嗦着,颤声道,“俺答败了!”
熊浃颤颤巍巍的扶着门柱进来,黄锦赶紧过去扶了老大人一把,“您慢些!”
“别,老夫还能再为陛下,再为大明干二十年!”老大人甩开黄锦的手,可黄锦记得上个月也是这位老大人一脸唏嘘的说自家老迈,就怕熬不过今年。
转瞬您就能再活二十年?
熊浃进来,说:“陛下,此乃大喜事,臣请令快马传捷报于天下各处。”
“可!”道爷正有此意。
熊浃说:“臣请厚赏此战有功将士,万万不可……”
老大人回头,盯着那些文官说:“老夫知晓有人不喜武人,寻机便会打压,一山不容二虎,可这头猛虎如今护卫着大明,护卫着我等。再不喜,也得憋着。谁若是出手打压,老夫……当饱以老拳!”
那瘦骨嶙峋的拳头高举着,看似无力,可所有人都心中凛然。
“朕在!”嘉靖帝淡淡的道。
“陛下不知,臣昨日听闻,有人说此战若是能挡住俺答,武人怕是又要得意洋洋,前唐藩镇旧事不远!”
熊浃说道:“此辈惯会捕风捉影,臣请陛下……务必警惕此等小人!”
文官们默然,有人目光闪烁,有人眼中有恨意。
但更多的人却都在点头,“正该如此。”
“将士们为国浴血厮杀,归来后却被人打压,谁敢如此,我定然与他不共戴天!”老纨绔目光转动,盯着众人。
但他心中在叹息。
熊浃这番话看似在告诫群臣,但实则是一石二鸟,借着此事来暗示嘉靖帝:长威伯此战立下大功,堪称国之栋梁,擎天一柱。陛下,万万不可因外界传言而猜忌他,那是自毁长城啊!
想到这里,朱希忠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陛下,有人想重演前宋狄青旧事。臣……臣敢拿身家性命担保,庆之……绝无二心!”
文官们默然看向嘉靖帝。
蒋庆之竟然击败了俺答,消息传遍天下,长威伯的威名也将会威震天下。
功高盖主!
道爷会如何面对这位表弟?
是猜忌……还是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