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点火的人 (第2/2页)
紧接着,11项关键技术被分给了有需求的各个产业。
精加工行业分到了软着陆悬臂系统、PC总控系统、探针系统三项技术。
化工、生物医疗行业分到了空分膜、氮制备技术。
冶金、电力行业分到了电阻和加热、热脉冲退火、工件热处理技术。
而气体控制系统,则共享给了所有参会行业代表-——毕竟它的作用极为广泛,谁都用得上。
结局皆大欢喜,参会的代表们仿佛置身梦中。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所代表的产业、公司曾经花费数以千万、亿计的成本都无法突破的技术,居然就这么被轻松解决了。
虽然己方也要付出作为交换的代价,但是,这样的交易仍然是赚翻了。
不少人发出感叹,国家队到底是国家队啊,无论是在技术实力,还是在产业格局上,都比他们这些各自为战的小单位要强得多了。
在这一刻,他们的心里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同一个疑问:
那些说我们技术落后的人如果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
大概会急的跳起来吧?
毕竟,至少单独在这些技术所能覆盖的领域,我们注定是要往前狠狠地追上一追了
“分蛋糕”会议结束,褚君浩和王君灵两人默契地走到了一起,等所有人离开后,王君灵感慨地开口说道:
“这还真不是一件小事,我都没想到,本来只是想搞一个扩散炉,最后居然会牵扯到那么多的产业。”
听到他的话,褚君浩轻轻点了点头,回答道:
“是这样的,一种新的设备的诞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多种新技术的复合与融合,正常情况下,只有新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新设备才会诞生。”
“但我们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怎么说呢我们就像是在做逆向工程。”
“先是有了新设备的目标,然后某个旷世奇才把他搞出来了,我们再根据这个设备进行反推,分解出技术之后,再反向应用到各个行业。”
“这样的方式简直就跟科幻一样.不过你知道更科幻、更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
王君灵疑惑地问道。
褚君浩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
“更科幻的是,做这件事情的人,他早就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
“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为了这个结果,才做的这件事情。”
“你仔细想想,陈念在提出要发展半导体工业的时候,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王君灵沉吟片刻,回答道:
“我好像听陈果提过一嘴,陈念是想要建航母战斗群,然后又说先搞预警机,最后才推到雷达、推到半导体工业的。”
“你的意思是说.他是故意这么选的?”
“当然。”
褚君浩点了点头,解释道:
“其实你稍微想想就能看出问题,如果要搞航母,按照正常人的视角来看,最先要搞的是什么?”
“哪怕不是大型船舶技术,那也得是舰载机吧?”
“毕竟,这个叫陈念的‘小孩’,他才刚刚主导完成了一个重大的战斗机项目,二十二号项目。”
“但他偏偏不这么干。”
“他放弃了已经具有成熟路径的舰载机,也没有选择直接去搞船舶技术,而是选择了雷达、选择了半导体。”
“原因很简单,他选择的依据并不是怎样最快地造出航母,而是怎样在完成造航母这个目标的同时,带动其他的产业发展。”
“这种视野、这种判断力我敢说,哪怕是放眼国内,也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具备。”
“从我的感知上来讲,他就好像是一个能看到未来的预言家一样.”
“可怕.但也真是可敬。”
听完褚君浩的解释,王君灵赞同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够科幻了,真是想不透,他到底是怎么一个人”
“不过我们也真是走运,这样的能力,他居然会心甘情愿、毫不顾忌地分享出来。”
“在这个时代,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是啊。”
褚君浩感慨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听说陈念生活过得很简单-——不对,甚至不是简单,简直就是跟苦行僧一样。”
“每天就是学习、研究两点一线。”
“上面已经给他发了一大笔钱,配了最顶级的资源,但他好像一点放纵的心思都没有,还是一门心思地做他的事情。”
“你说,这样的人,他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呢?”
王君灵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道:
“咱们工作组的名字是他取的。”
“星火?”
褚君浩下意识地问道。
“是啊,星火。”
王君灵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想起了之前在会上见到的那个少年的脸。
那是一张年轻的、青涩的、甚至有些稚气未脱的脸。
不过也就是这张脸的主人,在这个前途未卜的前夜,举起了火把。
试图去点燃一场燎原大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