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自我中文 > 三国之银狐 > 第四十一章 王粲

第四十一章 王粲

  第四十一章 王粲 (第1/2页)
  
  盛夏时节,阳光透过密林的枝叶映射下点点斑驳,洒在林荫小道里。
  
  襄阳背靠岘山,不过城池离山峦还有一段距离,道路两侧田园无数,有村庄栖息,顺着进山的小道向南走,隐约就能见到前方的山道上立着一块木质牌楼,上面写着岘山书院。
  
  从前年开始,刘表就在荆州开设学院,招纳名士、大儒以及儒生入读,如今书院已经有三百余人,聚集了不少有才能的人。
  
  驴车缓缓驶入岘山,来到山门脚下,刘表派来的引路者带着他们顺台阶而上。
  
  穿过上百道台阶,前方就出现了一栋巨大的宅院,宅院仿佛一处庄园,周围用围墙圈起来,大门敞开,隐约还能够看到里面有人在走动。
  
  邓洪与沈晨踏入了书院里,入眼先是看到一个巨大的庭院,夏日蝉鸣,院落内绿茵遮天,周围建筑飞檐斗拱,回廊亭阁,有一颗数百年的老榕树矗立在院子里,林木葳蕤,枝条垂落。
  
  等过了庭院之后,前面就到了一间课堂。路过期间,能够看到里面人影攒动,里面的学生从十多岁到三十岁不等,一个个摇头晃脑,背诵着经文,琅琅上口。
  
  再往里面去,还能见到另外几個教室。不过总体来看学生并不多,每个教室只有几人到十几人不等,与刘表描述的三百余人好像有差距。
  
  不过沈晨倒是知道汉朝的学校并不是强制上课,也没有什么点名制度,学生们来读书全凭自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甚至很多家底比较厚实的世家大族,根本不会把子弟送到书院。
  
  因为他们自己就有家学。
  
  比如诸葛玄就没有把诸葛亮送来这里读书,而是整天让他宅在家里,下班后由诸葛玄自己教导。
  
  还有庞德公的子弟庞统庞山民等人,都是跟随庞德公。
  
  其他各世家弟子也皆有典藏。
  
  这些典藏的书籍都非常珍贵,因为很多都是西汉大儒注视,如《孟氏易》《欧阳尚书》这种,甚至不少都是流传下来的珍品而非手抄本。
  
  所以大部分世家子弟不会来这种书院,来的基本上都是平民或者寒门以及没有家学的豪强子弟。
  
  当然。
  
  这里面的平民寒门并不是指家里没钱的人。
  
  而是指有钱但没有学习渠道的人。
  
  比如襄阳城内小有家资的商人、富农、小地主一类。
  
  真正的贫民子弟即便是有上进之心,想来书院学习,也几乎不可能。
  
  不是刘表不收,而是大多数贫民为了生活就已经不易。
  
  几岁大的孩子刚刚到四五岁就要去放牛羊、斩猪草、挖野草、下河摸鱼虾以及干家务。
  
  等再大一些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别说读书,就连片刻清闲都做不到。
  
  沈晨能够读书一是因为家里算是富农阶级,有一定田地。
  
  二是因为宗族有一些书籍和几个长辈领路。
  
  不然除非是专门学习汉代儒家经典的国学专业,否则即便是穿越到汉代,凭借着一知半解,也几乎不可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穿过前面几个庭院,就到了中庭,中庭里的院子面积很大,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大小,里面密密麻麻晒满了竹简。
  
  竹简放久了容易生虫,所以必须时常拿出来晒晒。
  
  站在院子门口看这些用竹简铺成的地板还是非常壮阔,宛如一片知识大海。
  
  但谁又知道,这么多竹简,加起来可能达数百上千公斤的重量,承载的文字,却可能还不如十几本书。
  
  这就是因为汉代的普通人攫取知识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呀。
  
  书简周围有两个人。
  
  一个看起来大概四十上下的中年人跪坐在院子里的席上,正一遍一遍地检查每一份竹简。
  
  还有一个二十多岁,个子非常矮小的年轻人在把中年人检查过的竹简整齐地铺在地上。
  
  领路者是刘表派来的州牧府奴仆,隔着竹简海洋对着院子里的那位中年人拱手喊道:“仲子先生。”
  
  宋忠抬起头,眼睛微微眯着,由于常年看书,导致有些近视,问道:“是谁?”
  
  “我是成止,刘使君府上的奴仆。”
  
  “哦,什么事?”
  
  “使君送了位小郎来书院读书,说是去年就跟先生说过这件事了。”
  
  “是这样吗?”
  
  宋忠扭头看向一旁的年轻人。
  
  虽然才四十来岁,但宋忠记性差了许多。
  
  年轻人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说是很聪慧的孩子,想先生收为学生。”
  
  宋忠就道:“好吧,让他进来。”
  
  邓洪推了推沈晨,沈晨颇为无奈地看了眼满地书海,只能勉强找了个缝隙满满地挪过去。
  
  前面的宋忠和那个年轻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似乎生怕他踩到竹简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