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自我中文 > 犁汉 > 第八百五十二章:光明

第八百五十二章:光明

  第八百五十二章:光明 (第1/2页)
  
  曹家小女郎身份是尊贵的。
  
  但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乱世,她又是无足轻重的,甚至不过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对徐州士民们来说,曹氏女是一场胜利,是他们宣泄仇恨的对象。而对青州士民来说,曹氏女又是一种屈辱。
  
  可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曹氏女本人能决定的,也不是她想要的。
  
  她渴望能像那大雁一样,能飞南天,又或者是如那游鱼一样,可以潜抵水里。
  
  但也许曹氏女并不知道,她的那位未来夫君,也就是被徐州上下视为雄主的陈登,其实也不能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就比如这一次联姻,陈登并不愿意,因为他已经有了一生的爱人,糜姬。但局势如此,青徐联合已是大势所趋。
  
  他陈登能反对什么?又凭什么去反对?
  
  你陈登的所谓“幸福”难道比得上汉家社稷重要?还个人幸福?不要说这种幼稚话了。
  
  所以,陈登妥协了,终究是决定迎娶那位曹家女。
  
  ……
  
  此时,在曹氏车队入城时,镇东将军幕府里,本该等候的陈登却并不在这里,他竟然带着亲信和幕僚班子们出城秋游了。
  
  如此时间选择踏秋,未尝没有躲避曹氏女的心思,但更多的,陈登还是想让自己有个独处的空间,好仔细想一想徐州未来该如何走。
  
  和同辈热爱歌舞宴饮不同,陈登在很早就开始养成了自察、自省的习惯。
  
  他认为每日清晨早起时,独处一刻,将昨日所作的都想一遍有没有错漏,然后再想一想今日所要做的事情,还有什么要准备。
  
  正是这种每日清晨固定思考的习惯,使得陈登获得了巨大的人际关系的支持。
  
  举个明确的作用。
  
  陈登自十二岁开始有待人接物的意识后,就会将每日遇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此后每每常温,等再一次遇到这人,总能很自然的聊起当日相见情景。
  
  这种待人接物,谁受得了?
  
  一个公族子弟,江淮名门,竟然能记得住我一个不名之人的名字,不光记得名字,还能记得当时相遇的情景。
  
  这事放在谁身上不激动?那是纳头就拜啊。
  
  无怪乎,陈登能在弱冠之年就博得一个“湖海之气”的名声,真的是能纳天下之士啊。
  
  正是受益于这个习惯,即便是已经为一州之主了,日常已经很繁忙了,他还是在保持这个习惯。
  
  此时下邳郊外,泗水之畔。
  
  身后的扈骑、车马远远的落在陈登的身后,留给陈登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
  
  秋色的美景已经褪去,寒霜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
  
  清晨,万物被染上了冰霜,直到太阳出来后,凝霜开始融化;时不时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农户正将肥羊赶了出来吃草,那是它们在入冬后吃的最后一顿新鲜的草了。
  
  虽然没有春天的万物复苏,夏日的浓烈重彩,秋日的金黄灿烂,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让陈登心旷神怡。
  
  果然大丈夫当居广阔天地,岂能久久郁于门扉之下。
  
  其实陈登今日的行止,落在他后面的众将们眼中,是很不寻常的。
  
  看来主公今天真的有什么高兴的大事,不然不会这样感情外露,颇有点失态的。
  
  是的,陈登今日的确收到了两件喜事。
  
  这第一件事就是在今日一大早,何太后就将陈登喊了过去,并将前汉时期传承下来的国之重宝,赤帝子剑,赐予给了陈登。
  
  这把赤帝子剑,陈登此前只是听闻过,却从来没有见过。
  
  据说当年高祖皇帝就是凭借这把宝剑斩杀了白蛇的,所以自我汉肇基后,这把宝剑就一直被供奉在太庙,作为汉家最重要的宝物而传承。
  
  此时,何太后将这等社稷重器赐给他陈登,其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而第二喜讯就是南方的孙坚终于决定加入了陈登所代表的残余汉庭,不仅派了兵力前来支持,还派遣了一支使团,准备过江到下邳拜见何太后。
  
  有了南方最大的势力的支持,陈登这里的汉室流亡政权才有了几分底气。
  
  在帝国,包括朝庭那些流亡的公卿眼里,南方是一个不毛之地,几是茹毛饮血之人。
  
  那何太后之所以在长江边上止步,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在。
  
  谁都知道,到了南方后,那些烟瘴下,是没几天日子好活的。
  
  但陈登作为荔浦的土生人,就在长江边上,他比那些人更明白,此时的南方早已经不是前汉时期的样子了。
  
  对帝国来说,所谓的南方就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长期以来,这里都属于文明世界的边缘地带。
  
  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南方过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必要性,且在莽莽森林中开辟田地和建立灌溉系统,这对于一个初生文明的难度太大了。
  
  虽然那后面南方陆续出现过如楚、吴、越等能和中原抗衡的大国,但这些国家更多的是和中原互动的结果,其本身在南方的开发程度并不宜高估。
  
  实际上,直到在战果后期,扬州所在的江东的确在土地肥沃的程度上仍然被视为下下,甚至很早就作为楚国熟地的锦州,也只是得了一个下中的评价。
  
  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还是将楚越的确描述为:
  
  “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执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也就是说当时的南方依旧还是依赖于渔猎采集,这些方式所获得的产品大多只能果腹保暖,不能像谷物一样积累成财富。
  
  而且这些食物也很有问题,多数江淮以南的人都会早夭。
  
  可以说这样的看法,在当时的帝国精英们中是非常普遍的。
  
  南方,狗都不去。
  
  但随着新莽时期中原大乱,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南下中原,同时因为南方地方豪族的崛起,他们也开始重视江东地区的水利设施。
  
  随着人力的流入,技术的增强,地方豪族势力的崛起,整个南方获得了空前的大开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