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1 这是最后一次 (第2/2页)
又过了一日,消息在定州传开,吕惠卿大喜,拟了奏章直发东京。
约四天后,汴梁城的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
小官家眨巴着灵动的双眼,看着下方争吵的文臣们,有些不知所措。
也没有人出来制止。
无论是包拯,还是庞太师,都安安静静地待在人群之中。
等了近半个多时辰后,还是帘子后的曹太后发话了:“众卿家,请肃静。”
这吵闹之声才渐渐停了下来。
隔着白色的珠帘,曹太后问道:“陆真人在西夏收复我汉家故土,一件喜事接一件传来,众卿家为何却不见喜色,反而争论不休?”
她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眼了,其实她心里门儿清,为什么文臣们在吵。
但她就是不说。
而文臣们心中也清楚,太后是明白的,可对方装傻,他们也没有办法。
最后还是有名言官站了出来,执行说道:“禀太后,现在百官们担心,陆真人再这么打下去,西夏国可能就要改姓陆了。”
听到这话,包拯和庞太师两人都下意识叹了口气。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没有想到,居然还是发生了。
曹太后装傻问道:“陆真人不是在西夏打得好好的吗,为何会担心西夏必姓陆呢?”
朝堂上的百官心里,都忍不住骂了声。
曹太后这是在报复,报复他们不准她在朝堂上掌权。
现在人家不管了,直接装作什么都不懂,甚至还在阴阳怪气地嘲讽着百官。
可百官也得受着。
最后,年轻的言官莫少聪也站了出来,躬身说道:“禀太后,陆真人之事,确实已到了危险的程度,若是再放任陆真人收复汉家失地,从此之后,西北只知有陆真人,而不知有朝廷。”
“有这样的事情?”曹太后的声音只要不是刻意装威严,其实还是挺甜美的:“其实你们唤陆真人回来也好,宫中的福康公主已到了待嫁之龄,我觉得陆真人挺好,想赐婚于他,不知道众卿家有何看法?”
这有什么看法?
随意啊!
只要曹太后不干政,什么事情都好说。
这是皇室私事,他们管不着。
而且若真是福康公主能嫁于陆森,那至少赵家江山也能稳些。
见朝堂上没有人反对,曹太后便继续说道:“那哀家拟旨,唤陆真人回京,可好?”
好好好!
自然好!
文官们刚才吵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有的人认为应该把陆真人召回来了,西夏已经被打成败家之犬,换个其它的次点的将领,都能打得赢了。
而陆森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西北,威望都已经太高。
万一真有反心……那事情就麻烦了。
而另一批人则认为,陆真人和普通的武将不同,他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若是他真想坐龙椅,早就坐了,朝廷还拿他没有办法。
可反对方说,这世间没有人不对龙椅感兴趣,陆真人之所以不坐,是因为时机不到等等。
反正双方吵得挺凶的。
而庞太师和包拯,都没有说话,这时候他们说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们两人威望确实挺高,可在这种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上,他们两人威望再高,再想帮陆森兜底,也不会有太多人愿意认同的。
这架从早上一直吵到傍晚,直到双方都没有什么力气了。
小官家坐在龙椅上,饿得委屈巴巴的。
曹皇后则比较舒服了,她躲在帘子后面,吃些小食也不会被人看到。
她看着下方精神萎靡的大臣们,笑道:“众卿家,要不这样吧。咱们先不收走陆真人的监军以及军权,就拟旨请他回来,与福康公主见个面,看看能不能成一对,你们觉得如何?”
什么家国大事,什么开疆拓土,对于曹太后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
她现在最看重的,无非就是陆真人家出产的蟠桃。
庞太师能吃,汝南郡王能吃,那自己成了她的岳母后,肯定也能吃。
所以她心中算计的,是福康公主的婚事,是未来的桃子。
曹太后的心思,朝堂上有很多人看得明白,
但无所谓,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想陆森回到京城来。
只是当中书门发出的文书到了陆森面前时,他将文书掷于地上,对着信使说道:“回去告诉中书门下所有大臣,告诉整个朝堂百官,告诉小官家和曹皇后,别在我面前玩这种小心计,他们的心思我明白,无非就是骗我回京城。”
这中书门派来的驿站信使涎着笑,不敢说话。
陆森继续说道:“不就是怕我行陈桥兵变之事嘛,那就把事情摊开来说。这次已经说好,让我全权掌控与西夏外交之事,我这才过来帮忙。我已够受够了你们一再出尔反尔,这是最后一次,若再有这样的文书或者加急金牌过来,我不但不回京城,立刻转道投奔契丹而去。”
这中书门的传令信使吓得当场脸色发白,抱起文书连滚带爬跑了。
而吕惠卿也在一旁脸色发白,好一阵子后他才缓过气来,惊叫道:“陆真人,你这是要捅破天啊。”
“这就叫捅破天了?”陆森嘿嘿冷笑起来:“你们文官就是这样,欺软怕硬。若真是要反了,你们比谁都急。”
吕惠卿立刻不再说话,因为他感觉自己被陆森用言语往心窝子上插了一刀。
杨金花在旁边,帮陆森削着果皮,见怪不怪。
自家官人什么样的性格,她太清楚了。
不敢说是暴躁脾气,但是典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朝廷做事确实是有些体面,官人生气很正常。
数日后,惶恐的信使回到京城,将陆森的话复核了一遍。
先是整个朝堂被吓着,随后消息外露,整个天下都被陆森这番话给惊着了。
大街小巷,花柳酒肆,无人不谈,无人不论。
甚至连契丹的耶律洪基,都收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