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1/2页)
身处金军巢县大营的一座望楼之上的刘淮,还不知道有过几面之缘的毕进已然战死,他只是定定环顾这片战场,并且通过来往的游骑,尽量将信息拼凑完整。
而靖难大军诸将正在收拢兵马,准备下一轮攻势。
“报!巢湖水军梁统制传讯,龟山上鄂州大军陷入劣势,望都统郎君速速发兵救援。”
“再去探查,合扎猛安与背嵬军是否参战?”
“喏!”
“报!东关方向有金贼援兵抵达,淮西大军分兵去阻挡,剩余淮西大军万余已渡过清溪河,向西而来。”
“再去探查,东关而来的金贼打着谁的旗号?主将是何人?”
“喏!”
“报!刚刚看得清楚,金贼武锐军韩棠主力在汤山围攻淮东大军,淮东大军旗帜虽未倒,却已经伤亡惨重。求援的军使随俺而来,却在路上被金贼射杀。”
“再去找联络淮东大军刘都统,确定伤亡与武锐军动向。”
“喏!”
何伯求擦着额头上混杂着血液的汗水:“如此说来,竟然是金贼想要用韩棠一万大军,来阻拦我靖难、淮东、淮西三路大军吗?这金主完颜亮果真狂妄!”
刘淮摇头:“都是兑子罢了,鄂州大军已经落入下风,若是武锐军能拖延咱们的脚步,让金贼主力将鄂州大军覆灭,就算武锐军被击溃,乃至于全军覆没,又能如何呢?”
何伯求嗤笑一声,刚想要说也就是刘锜一时不察,险些被击溃,武锐军就万余人,想要对抗三支大军,难道韩棠有什么撒豆成兵的能力不成?
然而下一秒,何伯求就猛然意识到,靖难大军自整军出城作战到此时初步收拢完兵马足足耗费了一个多时辰。
这不是有人故意拖延,而是在这个没有无线电,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万人大军的组织就是这么麻烦。
尤其是大战之后收拢兵马,却并不回营休整,而是迅速重新投入新一场大战的过程,对于任何指挥官来说都是十分复杂的。
如果不是还留着几部兵马没有参战,这个过程还会更加复杂。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武锐军用两个猛安、近万签军加一个营寨为代价,拖住靖难大军一个多时辰,也算是够本了。
刘淮继续说道:“淮东大军不能不救,若是坐视刘都统被击溃,那么莫说士气军心不保,接下来我军也会遭到两面夹击。而且……”
刘淮话声刚落,却见远方的淮西大军处突然升腾起一阵烟尘,随即就是战马奔腾而出。
与此同时,几名举着腰牌的军使也迅速抵达,其中尤其狼狈的两人被引到刘淮身前:“飞虎都统,俺是池州大军的统领官彭正卿,奉虞相公与俺家李总管的军令,特来通报。
李总管亲率四千甲骑去解救老刘都统,还望飞虎都统速速做决断。”
刘淮皱眉问道:“你家李总管可说让我做何决断?”
唤作彭正卿的统领官喘着粗气,大声回道:“俺家总管并无他言,唯有虞相公所说,只盼飞虎都统生不负人死不负鬼,不负天下不负本心,如是而已。”
刘淮叹了口气:“不愧为来日最有作为的相公,一句话就足以直戳本心,然则虞相公一个文士都上战场拼命了,我这种厮杀汉又如何会惜命呢?”
说到这里,刘淮正色对充当军使的亲卫说道:“传我将令。”
“令各路甲骑各回本部。”
“令张小乙率本部破敌军两千兵马向北,与虞相公合兵一处,补充彼处兵力。”
“喏!”两名亲卫转身离去。
何伯求想要劝说一句,莫要再管虞允文的淮西大军,全军直接向龟山下进发,直接与金军主力决战,或者弄死完颜亮,或者被完颜亮弄死了事。
然而何三爷毕竟还是个明白人物,作为山东义军在宋国朝廷中的奥援,虞允文是不可以出事的。
莫说是死了,就算是伤了残了,接下来山东义军对宋国的战略态度都得大变样。
另一边,刘淮的命令不停。
“传令给辛弃疾,我将靖难大军的军旗与他,让他先行掌军,全军列阵,向龟山进发,可以慢,绝不能停。”
“传令给张白鱼,让他率五百飞虎军甲骑护住大军右翼,无令不得浪战。”
“传令给洞庭湖水军的杨老将军,让他在大军左翼协助大军进退。”
“传令给杨春杨知州,三千庐州军跟在靖难大军之后,着机参战。跟他说清楚,淮西兵马惨败到这种程度,名师大将纷纷逃亡江南,只有他杨春在巢湖坚守,堪称中流砥柱,即便往日声名不显,此战以后也必然会名扬天下,勿要让那些逃往江南方才反攻回来之人专美于前!”
几个命令下达后,刘淮看向何伯求与陆游,果真,下一刻何伯求就皱眉问道:“大郎君让辛五郎掌管大军,郎君要去何处?”
刘淮指了指北方,彼处汤山脚下围攻刘锜的武锐军同样也分出了大股骑兵,在滚滚烟尘之中向东而去,似乎想要阻拦李显忠所率的马军:“我将亲率三百甲骑,到彼处参战。”
即便陆游依旧自认为不知兵,听到刘淮这个说法之后,第一个反应也是荒谬。
一支万人大军的都统,放下指挥军队的责任,带着几百骑兵临阵斗死,怎么想怎么觉得有些大病。
见陆游想要劝谏,刘淮没有废话,直接摆手作解释:“陆先生,如今的局势是我方四方合围,金贼分兵抵挡。我军的胜机就在于聚集所有力量,全军压上作决战。
谁先聚集所有兵马,谁就能获胜。所以,我不能坐观刘锜与李显忠两部作胜负,而此时能迅速赶过去支援的,也只有飞虎军了。”
何伯求此时也有些作色:“那就让张白鱼去!”
刘淮摇头:“张总管殉国,张四郎心绪激烈,我担心若是将他派遣出去,会直接浪送掉。而若是张四郎不能去,靖难大军中的骑将以我为最,我不去,何人能去?”
何伯求哑然。
所谓北人走马南人行舟,靖难大军南下时总共五千兵马,到了此时万二有余,这些新招募的士卒大部分都是步卒甲士,甚至有许多人都是淮南老卒,让他们开大阵应大敌没问题,却很难从中遴选出精锐的骑兵。
即便在数次大战中,靖难大军缴获了许多战马,骑士却不能从地里长出来,而且各部都得需要骑兵来充作斥候、军使、亲卫,到此刻,飞虎军也只扩充到八百人而已。
而继续分兵,用三百甲骑到万人混战上的战场上参战,没有精锐骑将带领,很容易就出大事。
梁磐、管崇彦、陈文本这些人虽然可堪一用,却终究不如刘淮与张白鱼,在张白鱼难以出击的情况下,也只有刘淮亲自走一趟了。
他何伯求何三爷都干不了!
陆游此时也反应了过来,跺了跺脚之后说道:“那我就跟张小乙走,虞相公虽是士大夫,手段心性都不会少,有我在,绝对不会让破敌军吃亏。”
刘淮想了想,点头说道:“陆先生保重。”
陆游上马之后,回头之时却是当场失态:“刘大郎!刘都统!你才是应该保重之人,我这种腐儒死一百次都可以,你若是殁了,北伐大业该如何是好?万万保重!万万保重!”
说罢,陆游带着数名亲卫骑兵依着旗帜,去寻张小乙的破敌军去了。
刘淮有些感动,却又强笑对何伯求说道:“陆先生真是吝啬,到此时竟然还不写一首诗词相送。”
何伯求原本也想表一下忠心,突然就被刘淮这不着四六的一句话整不会了,呆愣片刻之后方才摇头苦笑:“那我就去杨春军中,若是必要,就行朱亥之事,劫持于他。”
刘淮正色说道:“杨春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还是能临绝境而不屈的,两淮大溃败都能坚持,更何况现在?不过何大管所虑还是有些道理的,且持我的令牌,前去督军。”
说罢,刘淮翻身上马,拱了拱手,带着自己亲卫离去。
当飞虎军分成两部,其中一部三百骑在飞虎大旗的指引下向北而去的同时,辛弃疾也接到了刘淮的命令,随后,扛着靖难大旗的掌旗官也站在了他的身后,许多军使、参谋军事也在向他这里汇聚。
饶是在之前就有数次掌管大军,主持一方局面,辛弃疾已经有些习惯。然而这等重任突然落到自己头上,甚至连靖难大旗都立在了自己的身后时,他还是感到一阵战栗般的激动。
虽是激动,辛弃疾却并没有作什么小儿女态,直接拔剑下令:“令天平军李铁枪、贾瑞率本部两千兵马为前锋,罗慎言、石七朗为第二锋,王世隆、雷奔为第三锋,我为全军殿后,张白鱼为大军右翼,即刻列阵,向龟山进发!”
军使纷纷得令而去,两刻之后,靖难大军列阵完毕,全军万人如同一把重锤,向着完颜亮所在的龟山大营砸去。
另一边,张小乙与李秀二人率领破敌军转向向北,向着虞允文的淮西大军处靠拢。陆游飞马而来,首先遇见的却是一直在破敌军管理庶务的徐宗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