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廊下食中定决议 (第2/2页)
再比如,如果口信中让家人用这笔财货给家中添物什的较多,那就说明金国后方经济尚可,如果一地出现大量的还债言语,那就说明此地经济已经行将崩溃。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想要从如此庞杂的信息中,将所要的东西归纳出来,必然是个很繁琐的任务。
做此事之人得满足:认字、细心、聪慧、会算数、可靠、责任心强等条件。
而且此人还不能特别忙,你让刘淮来干这个就扯了。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忠义大军的精兵勇将此时已经不少了,但投奔来的文士还是不多。
毕竟不是每个文士都跟陆游一样,听到北伐收复失地就能嗷嗷叫着参军。
见张白鱼已经快把瓷碗扣在头上了,陆游叹了一口气,目光略过此人,指着王世隆说道:“王五郎,你来。”
在一众戏谑的目光中,王世隆不慌不忙的擦了擦嘴巴:“陆大判,我确实有军务,回转不开,但陆先生开口,我也不能拂了面子。我家十五郎,唤作王世杰的,陆先生也见过,聪慧能干,由他来协助陆先生正合适。”
陆游想起此前见到的井井有条的山寨,不由得点头。
王世隆得意四望。
“罗大郎,你来!”陆游复又点将。
罗慎言呛了一口豆粥,咳嗦几声后连忙拱手:“陆大判,我也确实有军务。但我家二弟罗怀言虽然年纪小,却聪慧异常,有勇有谋,能助陆先生一臂之力。”
陆游想了想那半大小子,的确是有勇有谋,并且胆子大。
罗慎言坑了自家弟弟一把,与王世隆对视一眼,有些得意的扬了扬头。
这还没个弟弟了?
“辛家小子。这种事,天平军不能没人参与,你来!”
辛弃疾左右看看身边的哼哈二将,叹了一口气,捧着大碗点头应诺。
他是真没精通文事的弟弟。
而且这件事,辛弃疾自认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要知道,辛弃疾的爷爷辛赞还在的时候,就给他灌输许多抗金的观点,辛弃疾更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以上计吏的身份,前往金国都城燕京考察地形,搜集情报。
再加上辛弃疾是北地汉人出身,作归纳情报的工作简直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先这样吧。”陆游点了这几人后,复又叹气,对魏胜说道:“魏公,我不是抱怨,而是哪怕军中也需要文法吏,现在文吏数量连地方上都满足不了,还大量留用原本吏员,都是取祸之道啊。”
刘淮笑着说道:“陆先生勿忧,这次大战传开之后,大约就会有人来投奔了,到时候还得需要陆先生来把关。”
说罢,也不管陆游反应,刘淮复又对魏胜说道:“父亲,忠义军北伐一月有余,就攻下海州、沂州以及大半个莒州,如果算上东平军那边的近进展,可以说少半个山东东路都已然光复,接下来,咱们是要整顿内政,以待天时;还是要迅速攻灭面前的武兴军,随即席卷山东?”
魏胜见诸将大多都已经吃完早饭,也顺着刘淮的话头开始了今天的军议。
“今日军议就是为此。”魏胜从案几之旁拿出一卷文书,摆在面前:“忠义大军接下来该如何去做,帐中所有人都要各抒己见,一个一个说。”
陆游清了清嗓子:“在此之前,老夫要说一下,此次伤亡与各部奖惩,所有人都要记录,并且在各自军中军议时,也要将事情与部下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