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军政得失不自修 (第1/2页)
八月十二日夜间,除了双方斥候相互作战之外,几乎算得上相安无事。
双方都过于疲累了,只想着好好休息一夜,明日拼命作战。
八月十三日清晨,都不太缺骑兵的沂州军与天平军同时派出了大量斥候,在宽约一里的山水之间开始了厮杀与侦查。
这种厮杀不同于结阵作战,因为斥候讲究一个轻芒迅捷,所以最多也就是披件铁裲裆而已,没有装备差距的情况下,马术娴熟的契丹骑兵三三两两互相配合配合,还真的不一定比女真骑兵要差。
更重要的是,之前几天契丹骑兵都在正常行军,而女真骑兵则是在长途奔袭,战马疲惫程度在此时无限放大。
再加上无可辩驳的士气原因,女真斥候不多时就纷纷败下阵来。
但还是有女真骑兵报告回了仆散达摩想要知道的消息。
追击而来的天平军,似乎压根就没有出营作战的打算。
仆散达摩脸色迅速转变成铁青,因为他原本还想占一个以逸待劳的便宜,而天平军似乎也看穿了他的应对,根本就不带动弹的。
刘淮此时一处营寨内的坡地上,正在与辛弃疾等人大摆龙门阵。
“我吃饱了撑得要去主动攻击他们?这时候着急的是金贼,咱们只要按部就班前进就足以逼死他们,又为什么要打硬仗?再说了,你们才遭遇大败,此时不涨涨士气,哪有本钱来打硬仗?”
耶律兴哥望着得胜的契丹轻骑斥候用长矛挑起一副缴获的铁裲裆欢呼雀跃,听罢刘淮的言语后,摩挲着辫发上的金环皱眉出声:“俺还是没想明白,金贼如何在前夜还威风凛凛,视我等于无物,如何今日就狼狈成这个样子?”
刘淮笑了笑解释道:“你打仗是为了什么?”
耶律兴哥想了想诚恳说道:“为了让部族能活下去,最好能过上好日子。”
“那金贼打仗是为了什么?”不待耶律兴哥回答,刘淮就直接回答:“是为了杀掉你们这些因活不下去而反抗的人,他们想让你们最好直接去死,大家都省事,对不对。”
耶律兴哥默默点头。
“所以,你说是支持金贼的人多,还是支持你们的人多?”
耶律兴哥有些犯迷糊:“但……但俺们败了啊……”
“所以我跟耿大头领说让他整顿天平军,所以我才迫不及待的逼迫辛五郎来作此事。因为金贼人少,却能拧成一股绳,你们人多却是一盘散沙,如果再不改,那你们还会再次吃大亏的。”
说罢,刘淮扭头看向辛弃疾:“五郎,接下来的话耶律兴哥可能听不懂,但我还是要说给你听。”
辛弃疾原本就无奈,此时更加无奈了:“你想说就说,还有人能堵你的嘴吗?”
但刘淮却没有继续老生常谈说什么内部整顿,而是继续说起了此战:“战争胜利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政治上的胜利,其二是战略上的胜利,其三是战术上的胜利。
无论那个团体,无论是金国宋国又或者是沂州金军、天平军甚至我们忠义军,最终目的都是政治上的胜利。”
说着,刘淮摆着手指头说道:“对于金主完颜亮来说,他因为改革迁都损害的女真国族的利益,所以在政治上失利,所以他要横征暴敛南征宋国,用政治上的更加失利,来吞并宋国,从而用战术胜利,达成战略上的胜利,从而反哺政治,最终政治胜利。”
“对于沂州知州仆散达摩来说,政治上天然失利,因为这是完颜亮横征暴敛导致的,所以他无法改变。所以他才想用战术上的胜利,也就是击败天平军。来达成战略上的目的,也就是击败忠义大军来平定沂州,从而掩盖政治上的失利。”
“对于我们忠义大军来说,我们是顺天应命,解救北地万民,安定天下才兴起的北伐,所以我们在政治上天生有优势,然后我们通过攻打海州沂州沿途县城庄园来获取战术胜利,再通过严格军纪,赏罚分明,安定地方等一系列手段,让战术胜利迅速转变为战略胜利,从而使政治上的优势变为胜利。”
“而你们天平军为了求生路,反抗金国暴政而揭竿而起,同样有政治上的优势,在泰安州时无数百姓响应天平军就是明证。但你们并没有通过政治上的优势,来获取战略上的优势,而在试图战术胜利时,又遭到了沂州金军的迎头一棒。”
刘淮并没有点评宋国,说完这些后,又继续分析道:“现在的情况是,沂州金军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也就是击败了你们,但却因为内部空虚与政治上的劣势而被我父撕碎了防线,在战略上输得一塌糊涂。所以,他们才迅速从胜者成为了败者。只要沂州金军在战术上再败一场,则他们三项全部失败,绝难回天。”
“而你们天平军,虽然在战术上失败,战略上无能,可只要打着抗金的旗号,在政治上就依旧有优势,只要在战术上稍胜一场,就有希望转变为战略上的胜利,从而彻底立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