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谋划沿海三郡 (第2/2页)
“北国看侵略战争大胃国也出力不小,就把地盘相对小又偏远的西陲郡给了大胃国。”
“现在,这三个郡白巾国人现在都说了不算了,我们想要夺过来据为己有,但怎么去谋划,难道我们不顾道义的硬抢吗?那样可就师出无名了……”
她说着,自己也不禁笑了;“哈哈,我看白巾国的人也是抠了吧馊的,即使是要赔偿我们,也不会给我们他们的土地的,赔偿界河另一面的土地就更不要想了,他们也不想赔偿我们金币。”
“我估计他们的使臣回去了,他们皇家看被北国人夺去的沿海三郡无法收回了,就得用那三个已经不属于他们了的郡赔偿了咱们。那样,就是他们移祸江东的好计谋了。”
“那样,如果我们要了,就要去硬抢,如果不要的话,白巾国就看笑话了。”
大臣秦季赞道:“陛下,如果他们用三个郡搪塞咱们,就认为咱们没有从北国人手里夺权三郡的胆量。我们却盼着他们这么干,您是在给他们挖大坑啊……”
“哈哈,秦卿你说的对,我之所以狮子大张口要那么多的赔偿,是我们就将计就计,他们一开始看赔钱太多肯定是不会接受的,就得和咱们扯皮。”
“而我们就认准了让他们割地赔款,让他们主动的给我们沿海三郡,并让他们签订永不收回的文件。还要赔偿我们一些金币,没有金币,赔偿一些我们需要又没有的东西也是可以的。”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沿海三郡啊……”
“对,我们从北国人手里夺回来了白巾国的三郡,也不算是侵略战争,是受了白巾国的委托,我们自取好吗?这样,道义上是说得过去的。”
大家听明白了,女皇陛下要那么多的赔偿,就知道他们给不起,是有深意的。
“哦,陛下你的谋划够长远的,如果白巾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我们就是牺牲一些将士回收三郡成功了也是划算的,陛下您又为大德国皇家开疆拓土了……”
这些大臣相顾色喜,在朝堂上就展望未来,期盼着去大海边一游,领略一下大海的风采。
袁嘉兰插口说:“女皇陛下,我记着那个白巾国出产钨矿的矿山,就是在他们海河郡的地面上,离着我们的白虎关只有四十里,过了界河就是了。这次我们收回来三郡,我们再用钨矿的时候,就不用给白巾国缴纳一吨五十金币的钱了?”
这些大臣明白了女皇的计策纷纷叫好,大臣们开始谋划,对待要来谈判的白巾国人的措辞。
薛大帅赞同的说:“据咱们的谍探讲,他们河源郡的矿山,不但有丰富的钨矿,铁矿也可以媲美平原郡青松岭的铁矿,还伴生有金银铜铁。”
“北国人即使是不遭遇雪灾,因为河源郡的铁矿,也计划要夺取白巾国沿海三郡的。现在的沿海三郡已经不属于白巾国了,我们夺回来以后好处多多啊!”
这话大家都赞同,反正是你们白巾国丢失了的地盘了,我们夺回来太正当了。
大家又说到了海盐,一开始,大德国人吃盐,因为有海河郡自产的盐,是用大锅煮海水的方法产盐的,价钱低廉,但有点点的苦味。
后来,大德国把海河郡丢了,便宜的海盐也没有了。吃盐,就得花高价从北国的商贾手里买,由此花费的钱财成千磊万,对于民众来说也是很大的支出,不花这笔钱还不行。
国人实在太穷的也没有办法,只能去京城东北的沼泽地,扫了盐碱土熬制土盐。
这种土盐也叫做小盐,区别于海水产的海盐,因为含有碱,味道发苦发涩比海盐难吃的多。
海盐是海水熬制的,里面的杂质有些微苦味。
而小盐更不堪,不但发苦还发涩,还有一股子异味,放入了饭菜,让人难以下咽。人们不吃还不行,不吃就体质下降……。
大家又讨论了出兵的事宜,对于以强大的武力收回白巾国沿海三郡,也就是这个办法不错,女皇借了白巾国盗窃的引子开疆拓土,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大德国相比周边国家军备先进,即使是出征,伤亡也不会太大。这事就算定下来了,现在就静等着白巾国的人回话了。
至于抓获的那些混入了基地的白巾国谍探,既不能杀掉也不能就这样放了。
薛大帅出了个主意,就是把当初对付南羌国俘虏的办法用上。每个人在额头上烫一个军字的烙印,他们以后他们无论走到那里,这个印记也是带着的。
这就是一种侮辱手段了,因为他们学去了大德国的的新技术,大德国人又不能把他们学到的东西在脑子里剥夺了,只能借此羞辱了。
羞辱了他们,就等于羞辱了白巾国的皇家,他们都来大德国偷家了,女皇也不用给谁留面子。
有了这个耻辱的印记,他们在白巾国还可以,想来大德国,任何关卡都不放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