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红薯的种植 (第2/2页)
她崩出的不多,也就三十斤的样子。
考虑到了多少次战斗后,士兵受伤没有止疼药物,一开始蹦出的麻醉剂止疼药,现在也所剩无几了,以后就得自己制造了。
想到了这里,她还蹦出了几个能****的烟,葫芦。
海水稻,并非是在海水里种植的,也并非是用海水浇灌。
严格来说,就是一种在高盐碱的地里种植的水稻品种。对许多农作物有重大杀伤力的高浓度盐碱,对这种水稻来说,影响并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两种水稻种子,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爷爷带领人培育的,都是高产的稻种,海水稻还能适应所有的盐碱地。
交付红薯给葛怀远之前,为了让各人重视,她就让御膳房蒸了一盆,让大家都品尝一下。
除了蒸的红薯,还有一种是烤着吃的。
“陛下,这个红薯好吃吗?”
“当然好吃了,我让鞠朝全去御膳房蒸去了,还有烤着吃的,一会儿你可以尝尝。”
半刻钟以后,鞠朝全领着两个各自端着瓷盆的小太监过来了。人还没有靠近,烤红薯的香味就钻入了鼻孔。
香甜的滋味人们嗅到了,所有人为之精神一震:“陛下,这一种红薯我让御厨蒸了一刻钟,您看蒸熟了是这样的吗,火候是不是正好?还有烤熟的红薯,把御厨馋的哈喇子老长了,看外观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她招呼葛怀远品尝一个,袁嘉兰和小惠鞠朝全也一人一个的品尝。
因为女皇把红薯给了鞠朝全就一盆,怎么端走的就怎么端回来的,并没有人敢私下扣留下一个,也没有人知道熟了的红薯是什么滋味。
葛怀远吃着红壤的烤红薯说:“陛下,这个红薯甜丝丝的,还有一股香甜的气息,不管什么人都嚼的动,一块红薯就顶一个大馒头了,饱腹感很强……”
袁嘉兰对着小倩赞叹:“小倩,这个蒸红薯还不错啊,比山药蛋强多了,还够个儿,洗净了都不用扒皮就能吃。”
“嗯,海外还有这样的好东西,估计海外的人生活很幸福啊。”小倩边吃边向往的说。
葛怀远现在是主管农部的官员,他看问题看得远,他问:“陛下,这个东西高产吗,一亩地可以收获多少斤,怎么样种植呢,除了当粮食,还能干些什么用啊?”
“这话你问得好,这次并没有关于红薯的资料,不过,海外的商贾在和我交接的时候也告诉我了,这个红薯可以挑选合适的育苗,红薯秧子长出了根茎以后,就可以挑合适的枝条剪断了单另去种植了。
只要是不太缺水,没有根系的红薯秧子,用扦插方法也是可以成活的,泥土湿润,自然就长出根来了。”
“种植红薯的土地提前打陇,行距要比种大葱的行距宽一倍,间距一大步两三颗,栽种的时候在根部点水易成活……”
“带根的红薯秧子成活率很高,一开始打秧子的红薯,可以出秧苗五六茬或者更多。”
“红薯秧子移植活了以后二十天,在已经长得很长的又出了叉的秧子上,每株适当的剪断几颗,接着去扦插,只要能浇上水,没有根儿也可以成活。”
“产量呢?”
“现在这个月份是五月中旬了,种植的红薯勉强属于春红薯,一亩地的红薯,应该在三千斤以上。如果是在一个月以前种下的,当达到一百八十天的生长期的时候,一亩地红薯的产量应该在四千斤上下。”
他一听就惊叹:“卧去,一亩地四千斤,平常的小麦,一亩地满打满算就两三百多斤,红薯是小麦产量的十多倍啊。如果每家种上半亩地,岂不是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了吗?”
“如果没有其他粮食可吃了,光吃这个也饿不死人啊!”
“这个红薯,海外商贾说了,最简单的做法是加水烀着吃和蒸着吃,还可以切丝炒着吃,整个的烤着吃,也能和棒子面一起煮粥。
即使是红薯的嫩叶子,也可以当成蔬菜吃。红薯含淀粉很高,淀粉还能做粉条,做凉粉……”
“红薯除了人吃,红薯和红薯秧子还能喂猪喂牲畜,薯干儿还能造酒,太多了吃不完还能切片晾干儿,有利于存放。”
“太好了,太好了,我一定大力推广,再不让平民百姓饿饭了。”
他可是高兴坏了,作为一个皇家的官员大司农,他主管的是全国的农业,百姓能够吃饱饭是他的第一要务。他一听说哪里有高产的良种,就领着人去观摩,就想让国人吃得饱。